油画从构思到创作的过程
发布日期:2011-10-31 浏览次数:7309 关键词:
油画从构思到创作的过程
引用链接:
在谈到制作程序时,我们不得不首先夸大制作程序是就每个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愿望和习惯、方法而论的,所以它不是绝对的、固定的法则,我们只能依据整个传统油画时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来获得一个规律性的理解和体验。我们不可能罗列全部古典艺术家的技法,而只能将他们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阐释出来,供大家鉴戒。特别是在制作程序上各个艺术家有着良多不同的特点,但作为整个传统古典油画这一个体系来讲,统观起来也有其大致的共通点,所以,在此只能将其简朴地概括如下。用线起形
用线启形是自古以来
画家在绘画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普遍方法。自原始绘画以来,用线造型便成为人们对复杂形体进行概括的有效之法,由于线条是形体边界的表示,它能分割不同外形的面积,也能表现各体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人们在形体熟悉上感性和理性的认同。因此无论油画终极效果在层次上、色阶上多么复杂,线条在最初阶段的提炼和概括却至关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对大的构图的设置,其次则是对各部门形体的定位与描绘。因此,构图与大形的编排在这一阶段必需基本确立,而在后阶段很少进行改动,这是传统油画在启形上严谨的表现,所以要求最初的启形必需严格而考虑周全。我们可以从古典巨匠们的素描看出他们对形体的概括和表现,更可以看出他们的素描是直接为油画启形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独立审美价值而存在。那时的素描大都以线为主,而很少有色调层次,除边线的穿插表现形体外,便是以转折或明暗接壤线来简练地表示画面中的体积和光影关系。这种简练的线描形式更适于层次复杂、细节丰硕的油画在最初阶段的简练启形。古代画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纸画素描,再用纸背涂木炭或色粉将素描拷贝到做好底子的画布上去。这种方法适于造型上非常严谨的风格的画家,不仅能稳妥地获得正确的造型,而且又不至于像在画布上直接素描那样伤害画布表面。也有在画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节油和颜料画出素描关系的方法,不外最普遍的仍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贝形后再用丹配拉或松节油调颜料画出单色的薄油效果。
启形的目确当然是为作品奠定一个形的基础,为了达到正确而精细的最后效果,启形必需严格而清楚地交待出形体在素描上的基本内容,这一程序往往决定着后来深入刻画的成功。但在传统油画中也有的画家打形时只画大的关系、大的气魄,用线松动,有的近似潦草,而将正确详细的东西留在后阶段来逐步进行,这样往往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不外这两种方法与后期制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假如是在铺色阶段以局部逐个进行的话,则最好先将形用线描绘得充分而正确,但假如是铺色时是以整体进行的方法,则最好是用灵活而不太审慎的用线方式打形。第一遍铺色的主要目的是简练地画出大的色彩区域、大的形体关系,以及为后来的肌理、色层打下好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大的形体关系是指概括而整体地对待画面中的各个形体,省去在素描意义上小的细节和小的变化,减少明暗层次,甚至可以将体积、起伏归纳为大面积的平面化效果而进行概括。
大的色彩区域是指将色彩的各种细小的变化简化为基本的固有色倾向,而色彩的冷暖变化和固有色细节等都尽量概括到大的固有色里。
从肌理上讲这第一遍铺色应尽量蕴藉、厚薄平均、衔接天然,而不应该将最后效果的肌理强弱对比过早显示出来,假如已画出的,可用扇形笔柔化或用画刀去除,为后来真正的塑做作预备。
色层上讲这层颜色应尽量比最后效果粉一些、灰一些,也就是说不要一下子将色彩的纯度和对比画到最后的效果,这样可以给后来的罩染留有余地。而且这层色应尽量少用调色油,应以松节油为主或加很少的调色油薄薄地画出每个色域,最好不漏过每一个部门,包括暗部在内也要用这种含粉而少调色油的色层垫底,由于含粉多而少油色层有好的吸收性,罩上的纯色尽管含油重也不会发粘,而且与底色层综合后能恰当地获得纯度上的分寸以及色相的正确度。塑造是指在第一遍铺色的大致平面效果上用笔触进行由大到小的体积建立,目的是使形体和色彩逐渐明晰、其实。因为第一遍色很可能将启形的线条几乎笼盖掉,这便需要我们器具有一定色彩差别的重色重新勾勒,确定形体的轮廓与结构,同时,从暗部画向亮部的逐渐塑造。详细地讲,塑造阶段有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当然是由平面感向体积感渐近,完成素描上的任务;第二,从肌理上讲可以逐步建立差距;即将肌理的强弱与体积起伏的强弱同一起来,呈现出肌量显著的部门也是形体的高点或强点部门;第三,在色彩上可以通过塑造形体的笔触变化来同时顾及色彩的变化。塑造是循序渐进的,不要一开始便想出最后效果,把最强劲的笔触表现出来,而应每画一遍都得考虑到下一遍的顺利进行,由于从肌理和颜料的附着上讲,肌理过早定型后不利于后阶段的修正,而且开始的颜料层过厚形成坚固光滑的结膜,不利于后阶段色层的附着,所以塑造必需是由薄到厚地逐层进行,同时在用油上仍旧必需遵守“肥盖瘦”的原则,让含调色油多的色层留在以后的透明罩染上。
塑造必需有的放矢,而不应满篇厚涂。必需做到对形体的强弱、肌理的强弱、暗部亮部的对比等有相称的掌握和考虑才能进行。好比应控制厚色的相对范围,切不可将塑造的范围任意扩大,而造成肌理和体感的混乱。一般来说是捉住高点或亮部尽量进行笔触塑造,而对待暗部和中间层次则应柔和且留意衔接,色层的厚度上也应相对薄一些。
美术家博客当然塑造的笔触也是相对的,在有的画家那里笔触的强弱差距是很大的,而另一些画家则喜欢将差距控制在微妙的跨度之间。但总的来说都是缺不了塑造这一阶段的,不然就不能产生油画特有的表现形体的那种其实感。
在塑造这一阶段的色彩相对第一遍铺色时,纯度上应高一些,但也不能一下子达到最后效果,同样要为罩染留有余地,相对第一遍色时,在色相上就可以从大到小地寻求变化和特征了。其中包括亮部和暗部的冷暖变化及固有色的色相变化。加上塑造中笔触的变化,在这时色彩的差异感便逐渐显示出来了。罩染及再塑造
在传统古典油画技法中,罩染和塑造是交替进行、互为增补的,这使得油画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假如没有含粉厚色的基础,纯粹的罩染是不可能传达精彩彩在纯度上的层次,由于只用透明色是无法表现出各种程度的灰色变化的,更无法表现出肌理上的差异感。相反只有如直接画法的塑造又不可能获得在色彩上既透明又具有灰色在纯度上的灵活性,而且也不能形成色层的丰硕感,更不能获得氛围上整体笼罩感。
在传统油画的制作过程中,老是以塑造来完成建立形体、坚实形体、凸起肌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老是以透明或半透明罩染来平衡和协调形色的大关系,体现微妙的形色、肌理、层次上的变化。这两方面的不断增补和调整便形成了传统油画那其实、丰硕、细腻、润泽、透明的完满品质。
罩染是指用调色油或媒介剂稀释颜料来进行透明或半透明薄染的方法。它是传统油画技法中最重要而特殊的一种技法,它直接将油画形色中既润泽又透明的特性和长处显示出来,成为后人在技法上一直追寻和研究的课题。没有透明罩染便没有古典油画中的素描层次、肌理层次、色层层次、冷暖层次。我们知道古代油画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多次笼盖、罩染达到最后效果。塑造是传统油画重要的基础步骤,那么罩染等于对这一基础逐步推进的手段。首先它可以逐渐加强明暗对比,其次可以加强色彩的饱和度,另外可以同时使某些部门在形色上同一、柔和,最后还可以达到强化肌理的作用(即将偏深的透明色积染在偏亮的肌理沟缝之中,使肌理显著)。半透明罩染则是对透明罩染的一种修正与增补,在多次罩染中,因油积过重,有时会显得色彩焦灼(即过分饱和),这时可以用含粉的半透明罩染给予弥补(半透明色是指含有粉质的颜料的稀释色),这样既达到罩染的目的,又不至让一些蕴藉的灰色失去魅力,同时也起到协调与柔和之作用。
但是一切罩染必需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需遵守“肥盖瘦”的总体原则,每次罩染都应在较为吸油的基础长进行(这与底子有关),徐徐达到结上一层带光泽的膜,而不能在已经很光亮或发粘的基础上不断地再罩染,否则便会带来很多后患,如永远粘手、日久不牢而氧化等。所以罩染的技法要求很高,罩染的次数不能太多,而且必需在层层瘦底塑造的基础上逐渐肥化才能获得一层天然而坚固的膜。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开始阶段尽量少用调色油(用在松节油中逐渐加调色油的方法),这样才能给后阶段创造前提,以达到油色最好的结膜为目的。每次罩染之间不必等它过干,只要运用软羊毫,而且底子的吸收性适当,都能取得好的效果。距离时间大概在两天左右,太短会造成油重的积弊,太长而干透后反而影响日后的附着力。不外这种等干的时间还得根据天气的情况而定。考虑到颜料层的耐久性,罩染的油料不能仅用亚麻油或核桃油,尽管它在运笔上的恬静和流畅是无可替换的,也免不了天永日久后的氧化。所以古代艺术家往往加入一些树脂光油,如玛蒂光油、达玛光油,由于树脂是较耐氧化的。另外还有一种称为媒介剂的东西,是由一种加黄铅并熬炼的熟油与玛蒂光油1:1混合后形成的膏状透明物,用以罩染不会滴淌,但其干涩程度不宜于整体进行的画法或画大画,只相宜局部进行的画法或小画的操纵。
总的来说罩染与塑造平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罩染虽然轻易出效果,但它也是冒险的,不能过分依靠它,由于油的含量过多究竟不是好事,会造成日后的变黄、氧化等。如把握得当却能丰硕和同一画面效果,同时达到很好的耐久的结膜结果。
再塑造是指在每次罩染后再进行形体和肌理的塑造,特别是针对一些高点及亮部应进行反复罩染后的反复塑造,这样更能增强形体、肌理及色层的丰硕感厚重感,也便于更充分地刻画物象的细节和色彩的细节。再塑造中的一些干皴笔法还能表现出一些细腻的中间灰色,有的把它称为“视觉灰色”,这又是罩染或直接画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