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珍惜这些农民和他们庄稼的肖像,它们是我在烈日下站在田野里画的。那一年,当我画这幅画时,我明白了梵高心中一定燃烧着的火焰。” 吴冠中
20世纪70年代,吴冠中的油画创作达到成熟,尤其是对山水画的把握趋于完美。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文化严重衰落,吴冠中也许有诗人的幸运,“幸存于逆境”。他对油性介质可能性的探索在东西方风格的界限之间自由穿梭,达到了顶峰。今年秋拍,佳士得呈献两幅吴冠中创作于1977年的油画。《金田》洋溢着质朴的韵味,《漓江》(一)则诗情画意地诉说自然之美。两者都体现了吴冠中国画“现代化”和油画“民族化”的审美目标,以及对山水、田野的根深蒂固的感情。1972年,被“下放”到农村的吴冠中获准在星期天作画。他架起粪筐做画架,在中国北方黄土地上艰苦的条件下作画。他从当地普通村落中寻找新奇景象,生动地描绘了田野和庄稼的生长,这种真实的生活体验为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注入了真挚、接地气的情怀。《金色田野》创作于 1977 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那一年。它明亮、灿烂的黄色调暗示了艺术家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幸福和对未来的乐观。在这位艺术家的全部作品中,只有两幅这样的画作以大面积的金黄色描绘了农村的收获;另一幅画在纸板上,只有这个金色田野的三分之一大。1976年“文革”结束后,吴冠中开始四处寻找新的绘画思路,而他最后一幅以庄稼和田野为题材的作品《金色田野》是他那段乡村经历结束的金色标点符号。时代。同年,吴冠中途经桂林探望贵阳岳母,创作了著名的“漓江系列”之一的《漓江图(上)》。《漓江上河图(上)》是四幅漓江作品中的第一幅,也是该组作品中最大的一幅。随着社会阴霾开始缓和,吴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四处游历、流浪。我们不禁被这幅画的清新、茂盛的绿色植物和令人愉悦的笔触所震撼。19世纪中叶,由让-弗朗索瓦·米勒领导的新运动巴比松画派在法国兴起。其成员聚集在巴黎南郊的枫丹白露森林,拉近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他们以细腻灵敏的笔触,着手描绘从前被忽视的田园风光,给题材带来了新的感受和新的雄伟表现。吴冠中的《金色田野》描绘了中国南方早春大片的油菜花田,同样表达了对农村庄稼和田野的眷恋和欣赏。其温暖、明亮的金色色调在视觉上引人注目,唤起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但现实主义的所有简单和自然的吸引力仍然存在。这幅画的主题只是开阔的乡村美景;吴冠中的视觉结构围绕着整幅画作中相互穿插的线条和色块。他以简洁、娴熟、流畅的笔触,勾勒出诗意的景象,传达出对故土之美的深切热爱与欣赏,实现了油画民族化的目标。“庄稼的青春之美不逊色于花朵,却远胜于花朵。我在田间练习绘画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形态一天比一天不同,生命从成熟到衰老的快速生长就是缩影的谎言。” 吴冠中吴冠中周游中国,源于他坚持直面题材,写生,而不是活在工作室的主观想象中。他从不离开直接感官感知的灵感源泉,创作的作品总是散发着清新的生活气息。看着身边的风景,他会先构思,再构图,然后开始作画。他在绘画时不断变换有利位置,确保了他在构思和创作每幅作品时的完整性和创新感。《漓江上河图(一)》是山水画的经典之作,运用西方技法,体现宋画美学。这些元素在这里的组合反映了吴一生努力实现的审美目标,中国画的现代化。画面构图简洁明了,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吴冠中通过改变绿色的色调和笔触,巧妙地在大面积的绿色中营造出深度和空间感。粗犷的笔触在作品的上半部分堆积如山,而在下半部分的水域中,他的笔触轻盈、柔和、弥漫。茂密的森林,以淡雅的笔法衬托,占据了画面的中带,微风似拂过大片的绿意。这种身临其境的环绕式风景体验反映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理论中的“水平距离”观点,同时也借鉴了与相机镜头景深相关的更多科学元素。大芬村油画网编辑